对换节 大班绘本阅读 4页

  • 23.50 KB
  • 2022-05-26 18:06:08 发布

对换节 大班绘本阅读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班绘本阅读:《对换节》执教人:杨丽英活动前评析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 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近两年,图画书(绘本)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它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它是连不识字的孩子都能读懂的一本书。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图画充满童趣,是幼儿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绘本时,除了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外,还应引导幼儿通过图画阅读,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对换节》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阅读教材,充满了亲情,能突破以往的阅读活动的模式。这个故事讲了孩子们在对换节这天与爸爸妈妈互换角色后发生的一系列趣事,孩子们可从中认识到,爸爸妈妈的本领大,更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关心爱护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活动的设计上,我从理解词语和幼儿的想法入手,主要借助PPT画面,理解绘本的主要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完整地阅读绘本。孩子们在听听、说说、看看中,感受着对换节所带来的乐趣,感受着阅读的快乐,萌发再次阅读的积极愿望。    在我看来,儿童更需要借助自身直接参与的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事物,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和理解,由此产生了最后的延伸拓展,尝试设立自主的节日活动--- “快乐对换节”。在实践以后相信会有一些成功的体验,也会引发我对实践活动的思考,从而让此绘本活动更有意义和后续的价值。 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理解图画书中主要的故事内容。2、通过互换角色,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3、尝试设立“快乐对换节”,增强孩子关爱父母的体验。活动准备图画书《对换节》;图画书中画面的PPT;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1、知道什么叫“对换”吗?2、如果你要对换,你想对换什么呢?3、出示(第3张PPT)你看到了什么?在做什么事?(早早起床做早餐)   你发现了什么变化?(与家里平时的情况对比一下)   教师小结:是啊,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对换了角色。4、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有趣的节日(对换节)。   小结:这里讲的是你们换成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换成了你们以后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二、观察画面。    1、出示绘本封面(第1张PPT)。    2、瞧!对换节的一天开始了(边说边出示第3张)。三、借助PPT,继续体验有趣的故事情节。    1、(第4张)爸爸起床了,男孩在做什么?(帮助穿衣服)    2、(第5 张)怎么去幼儿园呢?(坐公共汽车)    3、(第6张、第7张)仔细看看图片,猜一猜,她们在说什么事呢?(要抱着上幼儿园;不听话,打屁股)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第8张)在幼儿园里,谁最快乐呢?(吃点心)    5、(第9张)这是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她们在干什么?(“老师”在上课)    6、(第10张)“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7、(第11、12张)玩啊玩啊,你从画面上发现爸爸妈妈有什么变化?你们瞧!大人换成小孩子后非常开心和轻松,那如果小孩子换成大人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回答)    8、(第13张)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    9、(第14张)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   10、(第15张)餐厅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   11、(第16张)邮局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   12、(第17张)应该到月亮上的飞船出了什么事故?   13、(第18张)虽然“大人”一直在忙,但什么都不会,会想到谁呢?14、(第19张)对换节结束了,是几点钟?(引导幼儿看钟表)15、(第20张)他们拥抱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呢?16、(第21张)介绍封底。四、完整阅读。    1、教师为孩子们介绍图画书《对换节》,并为幼儿完整阅读。    2、交流:“这个对换节很有趣,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根据幼儿回应,教育幼儿要尊重大人的劳动,萌发关心爱护父母的意识。五、延伸拓展,激发阅读兴趣与节日的渴望。1、将绘本放入班级区角,自由阅读。2、尝试设立一年一次的“快乐对换节”,体验成人的劳动和萌发关爱行为,积累生活经验。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