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1 KB
- 2022-05-26 16:13: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班语言课件《端午节的由来》教案这是端午节的由来知识,活动目标是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23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23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 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 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 教学反思:23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23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篇三】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23
《粽子里的故事》、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mdash;mdash;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23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23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23
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非常投入,活动的微调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活动能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活动,也感觉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养。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有一个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幼儿应耐心等待,认真倾听;当你知道问题答案的时候,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如: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如在游戏悄悄话中,要认真仔细地听,听清楚了,再按游戏规则进行传话,这样游戏就能顺利进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都要注意游戏规则的建立和游戏意识的培养。【篇四】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423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bull;bull;bull;bull;bull;bull;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bull;bull;bull;包粽子bull;bull;bull;吃粽子bull;bull;bull;做香包bull;bull;bull;bull;bull;bull;bull;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23
幼儿答bull;bull;bull;bull;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bull;bull;bull;还bull;bull;bull;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bull;bull;bull;还bull;bull;bull;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bull;bull;bull;bull;bull;bull;bull;(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bull;bull;bull;还bull;bull;bull;说哪些句子呢?23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教学反思:让幼儿感受过节的快乐,做中国人的光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幼儿的文化底蕴。在活动中让幼儿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个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同伴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篇五】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23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活动准备:1、视频(端午节儿歌)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3、实物:粽子、香囊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幼:赛龙舟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23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2、幼:选字活动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师:教读《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上课结束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篇六】 活动目标:23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23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篇七】活动目标:1.23
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4.参与节日游戏。活动准备: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粽子mdash;mdash;粽叶、糯米、线等。香包mdash;mdash;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彩蛋mdash;mdash;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五彩绳mdash;mdash;各色缎带、绒线、绉纸。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活动过程:讲讲看看: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指导语:123
.(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7)23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篇八】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活动过程一、引出话题。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23
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二、品尝粽子,并讲述。1、认识粽叶。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2、幼儿品尝。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23
(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教学反思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篇九】活动目标:1、通过唱唱、跳跳、讲讲、尝尝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教师、幼儿、家长共同过端午节的快乐。2、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3、参与节日游戏。活动准备:1、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带、表演材料等。2、邀请幼儿家长参加活动。23
3、各种端午美食(粽子、绿豆糕、鸭蛋等)。活动建议:1、开展家长、幼儿互动式智力竞赛,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指导语:端午节是哪一天?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2、幼儿节目表演。3、家长、幼儿的亲子游戏(如:包粽子比赛等)。4、端午节美食自助餐活动。【篇十】活动目标:1、尝试模仿划龙舟动作,两两合作协调向前快跑。2、积极参加竞赛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皮筋龙舟若干。活动过程:1、模仿赛龙舟的动作(划船、打鼓、擦汗等)。2、游戏:《划龙舟》。23
(1)讨论两两合作划龙舟的方法。★指导语:两人一组怎样能把龙舟划得又快又好?(2)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舟。(3)划龙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3、听音乐做全身放松动作。教学反思: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