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2-05-26 16:22:3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专业文档2011学年第一学期灯芯园区家长学校讲座6岁决定人生——幼儿情商培养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关注孩子的智商情况,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如今孩子的智商是提高了,高于前半个世纪20个百分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情感和社会技能却在急剧下降。在精神健康等方面,今天的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上一代。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关注情绪发展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孩子未来成功20%取决于孩子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所以,我们说情商的高低决定了他人生的失败和成功,情感智力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家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呢?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商?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良好的情感,应该包括关心和同情别人,表达和理解情感,控制情感,自尊、自信、有独立性,适应能力强,能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受到人的喜爱,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勇敢、善良等。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是靠后天培养的。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一定能取得好成效。首先,坚信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其次,尊重孩子爱玩的特点,寓教于游戏中。WORD资料可编辑
专业文档第三、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亲子关系。第四、学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第五、发现孩子的优点,使美好的品质蓬勃发展。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曾说:对于难教育的孩子,我们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其实并不是这些孩子无可救要,而是我们教育本身,沿着错误的途径在进行。这个错误是什么呢?我们老是从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改掉坏毛病,我们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老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是关注着他的缺点,一出现缺点就要批评他。那么站在孩子的角度,一次一次挨批评,他的内心会越痛苦,他就会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就会破罐破摔。所以,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就教育我们: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发展孩子身上所有好的东西。幼儿时期的孩子,一切都处于蒙懂状态。要培养孩子,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培养孩子热爱和尊敬父母及周围亲近的人。当前,家长单向地给孩子爱,使孩子产生错觉,别人给他爱,是应该,并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因此,要让孩子了解;人们之间是因为相互有义务,相互喜爱,相互尊重和关心而连系在一起的。孩子的情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把自己的心灵献一点给别人。家长需要观察一下是什么给孩子带来快乐,如果仅仅是父母等亲人,或者年长的人给了他什么东西,如果享有父母创造的幸福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就非常不好孩子可能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孩子应该为他的亲人做些什么。只有从小培养孩子会想到别人,他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WORD资料可编辑
专业文档所以要从小培养他的情商。这里边分四大点。一、做高情商的父母。1、过于溺爱是家长与孩子关系上最可卑的。(★重点讲自理能力)这种态度培养下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共同相处之中还有可以与不可以、应该这样的词。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所以他就变得任性和自私自利,在生活中碰到一点挫折都没有一点承担的能力,也不知道对双亲还有义务,不会用自己的劳动照顾双亲,所以是最可卑的。2、家长不懂尊重孩子。3、家长对孩子表达的就只管花钱的爱。(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陪伴、多和孩子玩玩,看动画片要有选择要陪伴、《奥特曼》恺甲勇士问题)这样的孩子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贫乏的,他的心灵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那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情感上无知的人,因为他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薰陶。4、家长对孩子忽冷忽热。这样孩子容易喜怒无常。也不懂得尊重别人5、家长总喜欢横向比较孩子。(对孩子过高要求、切忌在他人面前说孩子的弱项)就不想人与人各有长短,总用孩子的弱项和别人孩子的长项比较,结果让孩子失去了自尊和自信。要相信孩子是一个好孩子,他的缺点只是暂时的,应该找到他好的地方,给他以积极的暗示。6、高情商父母对孩子是要有积极约束的,要让孩子知道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是有可以与不可以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WORD资料可编辑
专业文档该做什么。(自控能力差,缺乏约束力,缺少规则意识)这种不应该做的准则是什么呢?就是不应该妨碍别人、不应该损害别人或集体的利益、不应该破坏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有了这些准则就知道孩子不应该做什么二、要引导孩子感知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奉献。要引导孩子感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所不在,否则,他会视而不见。要多提出问题让孩子去关注,让他参与我们的日常家务,比如:让他参与我们买菜,知道菜买回后要洗干净,做熟了才可以吃;要让他知道夏天做饭是很热的,让他到厨房感知一下等,让他知道自己的长辈是怎么样关心自己的?自己的漂亮衣服是哪来的?在生病的时候和过生日的时候,亲人都是怎么做的等,都要让孩子去关注。因为孩子的生日同时也是母亲的受难日让孩子感知的范围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身边的亲人扩展到社会上。通过感知,让他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恩情、通过感知让他体会人们对社会、对别人的义务和奉献。要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包括父母、大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有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等,这样可以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我们的家长一般都只关心孩子的需要,是渴了、饿了、冷了等,没有让孩子知道身边的亲人也是有需要的。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家长也都有喜、怒、哀、乐,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一样,也需要营养,吃得好身体好。在生病的时候也需要别人的照顾。WORD资料可编辑
专业文档四、让孩子学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这是要在感知别人的爱和知道每个人都有需求的基础上,很自觉的愿意这样做的。这样就会使孩子有一颗敏感的、温存、善良的心,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学会尊重关心别人。让孩子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父母。1、首先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2、第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等亲人。3、第三让孩子在家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4、第四让孩子帮助关心更多的人--邻居、小朋友等。(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但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么做。)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是爱、平等、尊重、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体会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5、第五做一个具有良好情绪的家长。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表率。另外,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确评价孩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细腻的情感是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是一种同情。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愿当个好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喜爱,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在发展的。那么我们对待孩子是和蔼、微笑、欣赏的,去倾听他的声音,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玩,沟通情感。在玩中我们不过多干涉孩子,要欣赏他的独立性。WORD资料可编辑
专业文档当然孩子有不足,对待不足不要生气。因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点和相信缺点是暂时的,是可以改正的。总是对他相信鼓励他就会越做越好。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怀他人,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培养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孩子能够感知别人的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会用那颗幼小而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从而使孩子有种责任感、义务感,懂得尊重关爱别人。在幼儿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其在将来的人际交往及各方面免受挫折。2012年2月WORD资料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