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5-26 16:43:24 发布

科研论文: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科研论文: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科研论: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论摘要]幼儿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受内在认识的驱动,在各种活动环境中自发自选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具有活动的长期性和及时性相结合,活动安排的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实时指导相结合的特点。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加强与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适时延伸正规科学教育,要重视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主体性,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积累起的知识经验要通过正规堂的科学教育加以总结和强化。 科研论文: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科研论: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论摘要]幼儿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受内在认识的驱动,在各种活动环境中自发自选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具有活动的长期性和及时性相结合,活动安排的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实时指导相结合的特点。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加强与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适时延伸正规科学教育,要重视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主体性,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积累起的知识经验要通过正规堂的科学教育加以总结和强化。 科研论文: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科研论: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策略[论摘要]幼儿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受内在认识的驱动,在各种活动环境中自发自选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具有活动的长期性和及时性相结合,活动安排的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实时指导相结合的特点。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加强与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适时延伸正规科学教育,要重视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主体性,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积累起的知识经验要通过正规堂的科学教育加以总结和强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科学领域的教学,大多十分重视正规的堂教育,教师根据幼儿认知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制定教学策略,完成某一单元的学习任务。这种正规的目标性强的科学教育,固然是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与方法体验的过程,并不仅仅限于特定的堂,在非正规的场合,常常蕴含着科学教育的内容。而这些非正规场合,会在不经意间加深幼儿对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认知的理解,其强化作用不可轻视。因此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所谓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受内在认识的驱动,在各种活动环境中自发自选的科学探究活动。各种活动环境,指的是幼儿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空间和时间区域,如幼儿园科学活动场所(如植物角、动物角、鱼池)一日活动中的各环节、参观和野游等环境。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不像正规堂教学,有统一的内容和要求,它一般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操作,在活动中,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探索和体会,易于激发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组织非正规科学活动,有以下特点:1活动的长期性和及时性相结合。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科学教育只能是最基本的和最直观的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这就决定了非正规活动的及时性,它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和及时的计上心,但是科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幻想通过一两次活动就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要求教师有长期的打算,随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2活动安排的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科学教育要有计划安排,某一段时间进行某一方面的科学教育,使一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已经有了一定安排,在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也根据这个安排按部就班的展开,但是这些计划应该灵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时段。因为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随处可见,如果教师心中只有教学计划的安排,就可能抓不住机会,让幼儿可能产生的好奇探究心理转瞬即逝,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时间的限制,要根据幼儿已经有的知识经验随机的处理各种可能的发生的认识活动。3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实时指导相结合。非正规活动从属性上属于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放手不管,教师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启导者、鼓励者和点拨者,幼儿的探究活动遇到障碍时,需要教师实时的点拨,幼儿的探究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时,教师要给与充分的鼓励,让幼儿充分享受探究的乐趣,当幼儿的探究活动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启发他们进行经验的总结,将凌乱的知识经验整理成比较系统的知识,锻炼他们初步的概括能力。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正规的堂教学相比,非正规科学活动具有随机性和长期性的独特一面,需要教师有意识的组织和指导,以下教学策略在组织非正 规科学教育活动时应该随时注意实施:策略一:加强与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的联系,适时延伸正规科学教育。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不能脱离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它必须以幼儿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与正规科学教育相依相存,可以是正规科学教育的学前准备或学后延伸,也可以是正规科学的验证和提升。如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正规科学通过图片、实物讲解植物由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不同阶段,一两堂就可以了,但幼儿并不一定能够很清楚,也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掌握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因此,需要非正规科学教育的延伸,而且这种延伸不是短时间的,它需要教师随时注意观察,特别是在不同季节,当植物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就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植物的变化;又如学习有关鱼的知识后,教师应适时组织观察活动,幼儿围绕清澈见底的鱼池,饶有兴致的观察鱼儿在水中的游姿,还不时用小手去戏水,偶尔捉一条,看到小鱼张大嘴难受的呼吸,鱼儿离不开水就有了深刻的体会了。策略二: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与主体性。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带有很大的自由度,教师应该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材料,决定操作方法的机会,因此,活动中必须为幼儿创造有利于学校的环境和气氛,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急于求成和越俎代庖都是不允许的。如认识磁性,教师在活动前应准备的材料至少要有足够的磁铁块、铁块、木条塑料片、纸条、小指南针等,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体会磁对铁的吸引,磁的相吸相斥以及磁石指南的性质,从而建立对磁性的感性认识。又如摩擦生电的现象,在学习中教师不能直截了当告诉幼儿,应该让幼儿通过实验从直观上感受摩擦能够生电,准备的材料有纸屑、塑料盘、摩擦棒(塑料笔杆)、兵乓球等。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先示范,拿起摩擦棒,不断在衣服或者头发上摩擦后,将它靠近兵乓球,让幼儿看到兵乓球移动了,然后让幼儿效仿教师,自己动手做试验,看兵乓球和纸屑有什么反应。有的幼儿拿没经过摩擦的塑料杆去吸纸屑,纸屑却没有反应,有的幼儿在衣服上随意的擦一下,纸屑也没有反应,更多的幼儿用塑料杆不断在衣服上摩擦后再去吸纸屑,纸屑被吸起了。通过实验,幼儿获得了摩擦生电的尝试,这比教师口头描述有效得多。策略三: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积累起的知识经验要通过正规堂的科学教育加以总结和强化。幼儿在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不等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自我成熟、自我发展起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经验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的积累,感性的经验如何条理化、概括化,幼儿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组织有而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之后,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本身,要上升到理性的程度。如认识“空气”,在各种非正规活动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了“不湿的手绢”(现将手绢塞入玻璃杯,倒扣杯子,压入手中观察到手绢不湿,再将杯子倾斜,观察到气泡和手绢湿了)、“瓶子里蜡烛”(点燃三支蜡烛,然后用大中小三个玻璃瓶同时涵盖住三支蜡烛,观察到小瓶里的蜡烛先灭)等实验后,还可以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空气,如用打气筒给气球加气、用塑料口袋装空气(观察到气球或口袋膨胀)、用小瓶装水(观察到气泡)等,通过这些操作,幼儿获得了有关空气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还需要在教师的的帮助下进行整理,教师这时候应该及时组织堂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空气的特性及生活中对空气的利用,在堂上还可以进一步的设疑,促使幼儿动脑,激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思考和创造,使旧的经验得以重构,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探究兴趣。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