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 (5).doc 6页

  • 37.50 KB
  • 2022-05-31 12:49:23 发布

家长会发言稿 (5).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家长会发言稿孙雯各位家长下午好:算上这次家长会,我和各位家长至少也见了四次面了,丝毫不陌生,所以也不那么紧张了。对于班上所有的孩子,我不仅希望能让他们顺利快乐的度过初中青春期,也希望能为他们以后的学业或生活培养出该年龄段应有的成熟与独立。从上学期到这学期,家长和我沟通较多的就是孩子的变化,不听话,很难沟通,不爱学习,对家长不尊敬…对此,我得先打住,首先,我得先恭喜你,您的孩子正在经历青春叛逆期。这说明孩子将会通过这一时期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行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计划能力,最终让他们从你们的翅膀底下走出来,并且还能让他们在未来为你们遮风挡雨。好了,先不想的太长远,面对13,14岁初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我们也要随着他们进入青春期。以前,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是保姆式或直升机式。随着他们的变化,我们也应该相应的做出改变。给予尊重,给予空间,给予理解,给予信任.讲到这,好像家长听着似曾相识,好像去年家长会讲过。是不是我没用心准备今天的家长会,去年,告诉大家这四个要点,大家做怎么样了。当时,孩子才刚刚进入青春期,不用说,家长对孩子变化不适应,就连他们自己都对自己改变都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发火,和父母对着干。所以,给家长这四点建议是希望家长给处于懵懂的孩子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让他适应。 所以,过了大半年了,今天对家长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建议是在这四个建议的前面加上一个相互。也就是说,在家长给予孩子的同时,是时候要求孩子也相应的把这些给予爸爸妈妈。如果不这样,我们试想一下,孩子还是如以前一样从家长这里索取,只是现在索取的是无形的精神化的东西。是时候让他们不再自私的考虑自己了,那就先让为他们最爱的父母开始。这样,才能避免他们长大后自理却自私,独立却无爱,成长却暴力,成熟却偏激。比如,马家驹,李天一等。现在,我针对初二下半学期的基本现象有针对性的说一说。现象一:针对孩子的叛逆,家长的反应:1,努力管。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感到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花了功夫,并且好像还找到了应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方法。我在这里,谢谢家长的努力了,家长的配合。2.不敢管,不愿管。有些家长尝试管理,可在过程中,他们被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话语吓到,从而不愿再管。还有个别家长,对于自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管不顾,觉得他们自己会长大。对于抱有此类侥幸心理的家长,我要说,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千万不要冒险。请看一下这条成长连:作业(~学习)——泡吧(~不回家)——打架——混混(~犯罪)这是行为上的一条链。有着连带关系。这一步一步的发展下去,只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更深的伤痛,也增加了改变他的难度。我们来从心理层面来看看:性本善,习惯不好—善被隐藏,恶被激发—自我放弃,自我否定 至此,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完成了青春期的自我重塑。小时候,聪明乖巧的孩子,变成自甘堕落的人。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性格自我重塑的阶段,这只是往坏的方向发展。当然有好的发展,而且是大多数都会向更好的方向成长。对于此现象,我的建议是:1.认为创造环境:朋友,亲人,年龄相仿,交朋友,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同龄孩子的这份独立;学校,这也是家长愿意花高价把孩子送进我们学校的考量之一。家庭,这可以是家长的说教,也可以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也可以是家长给孩子可以营造出来的。资料1有14部电影,针对喜欢影视的孩子,可以利用假期,空闲时期,而且气氛恰到好处,共同观看一下来触动孩子心灵,给他们一些思考或震撼。我相信这14个品德也是家长想让自己孩子所拥有的。2.沟通方式,这必须经过多次尝试和分析才能找到有效的,资料二,也只是各位家长一点点参考,得结合自己孩子特点。但最终的效果必须是以有效地方式,保证对孩子的管理。这里要强调管理,是在必要时,家长一定要有的权威感。现象二:家长和学校沟通较少这个我首先需要抱歉,有一部分家长,现在是这一学期第一次联系。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家长无法全面的了解孩子近期的状况,而且也影响了家长对老师教育的了解。这里,我检讨一下。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家庭和学校。原因是:1.两者伴随着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家庭父母这是一辈子,而学校也是伴随着孩子最有价值的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的成长决定着孩子性格,思想,态度,能力。2.二者目的相同:不求回报,全心付出,帮助孩子成才。因为第一点,我们必须要长期有效合作,因为第两点,我认为这两方可以达到无间隙的长期有效合作。 家庭+学校=孩子的成长(相互陪伴关系)取代战友关系,因为我们若把孩子当敌人,从智力和体力上,我们就算赢了,其实是惨败吧。家庭和学校也是相互陪伴,我们要一起商量,探讨,如何让他们成人。家庭就像“母亲”,大多数提供温暖的鼓励和细心地照顾+学校就像”父亲“,基本上以纪律作为要求,培养耐力,毅力和行动力,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尊敬师长,互助友爱,和集体荣誉。两者分工合作,更需多多交流与配合,而最为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我的建议是:1.请您理解学校制度,班级措施。“好学校是管理出来的。”2.请您多与班级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联系,对各老师提出的孩子问题,认真思考,积极交流,主动配合。各任课老师是相当负责的,在具体科目上,他们比班主任更有发言权。3.若有情况发生或有意见,请与学校及时确认或交流,而不是像孩子传达消极情绪,从而激起他(她)的反抗情绪。现象三:携带手机入校:这是个老问题,但有新情况。在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说过禁止带手机的三大原因:v违反校纪班规,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可能影响心智健康可现在我要说,可能已经成为现实:早上起不来,状态萎靡。就寝说话,705的就寝纪律有时较差以外,其他宿舍的纪律还不错.躲在被窝里刷QQ,看小说,玩游戏…我的QQ上还有他们登陆的信息。建议:请不要让孩子带手机入校现象四: 周末作业的完成与质量不理想周末作业是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真实方式半学期以来,坚持在《家校联系手册》上签字的家长有:陈漫婷李守臻胡佩君陈莹马悦然黄宏恺王宁宁叶蕊王佳琪门悦罗玛丽亚吴淑仪李欣桐建议:希望家长周末能多陪伴孩子;希望家长能陪伴孩子完成作业。以上这几点是我在当本班班主任的发现与总结。每次开家长会总非常贪心,不仅希望分析本班的普遍现象,又想针对每位同学和家长好好交流一下。可是时间太有限了。下一学期,孩子们就要进入初三了,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用多说。可是每个孩子在进入初三前是否已做好准备,或者在家长和老师的频繁说教下,心生恐惧,还是已经出现了抵抗情绪。我认为下面这个调查多多少少会给我们一些帮助。这个调查,我希望家长认真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教育思路。第一题测试孩子逆反心理是否较强。若较强,说明师长的说教是不会起到作用。我们越让他好好学习,他就会越对着干。第二题关于学习动机的测试。1-5测试学习动机是否太弱,相应的以后的生活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不要你学到多好,只要努力就行,父母也不依靠你….”6-10测试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你一定要争气啊,只有你的成绩才能证明自己,完全要靠你自己,我们不能帮你….”11-15测试学习兴趣存在困扰:把学习当做沉重负担,根本无法放松投入。16-20测试学习目标是否存在困扰。目标定的太高或太低,家长可以客观参与他们目标的拟定。 第三题是关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测试。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不同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优劣势。通过测试分析,再给孩子以后的交际中扬长避短。对于这份测试,我并不建议家长直接给孩子们,直截了当的指出问题。他们现在年龄还不够大,所以自省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就靠他们自我完善,是不能达到效果的。我希望家长帮助孩子作出分析,并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来较强或减弱相应的方面。接下来,我简单地说一下期中开始,班级总体在进步,班级内部有同学进步,有人在退步。从趋势上来看:两级差距变大,这次进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班级成绩中或中上的,而成绩下降的一部分是成绩始终起伏的,一部分是成绩较弱的,内容变难,学习意志力不够。从英语一科可见一斑:高分很高,而且不少,低分也很低,人也不少。为什么剪刀差越来越大,内容变难?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学习就是上楼梯,得一台阶一台阶走。成绩好的同学,一个一个上,自然没变难。成绩差的同学还在第一个台阶,可按照书本设置,应该走上5个阶梯了,那自然就难了。现在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内容较难不会,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自控力不够。就这两点出发,期中考后,我在班级采取的措施90分以上的学生帮助80分以下的学生,改错和作业。一是不会可以请教小老师。二是学习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个锻炼,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责任心和集体感。对于这次家长会,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