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7 KB
  • 2022-05-31 12:52:24 发布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您好!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来参与今日的家长会,这既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学校工作特殊是对我的工作的支持。许多家长,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溶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培育孩子,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相信我们能有共同的话题……为了让全部的小朋友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尽快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尽管开学上课没有几天,我们就急着举办这一次的家长会。举办家长会目的特别清晰,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建立家校联系的平台,互通小朋友在学校与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的信息,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努力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欢乐的成长。下面我就自己的几方面想法和各位家长商讨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7- 孩子一上学便开头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它必定引起孩子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观,教育内容的加深等等。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预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地发展。目前从我们了解的这个时期家长的一般状况是:1、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由此也出现一些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2、关注子女的学问、智力与成果,但对培育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3、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熟悉与指导不足。各位家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你的孩子处在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起跑线上时,应当作些什么预备?作为家长应当做些什么?一、物质预备1.除了必要的文具(如数学的学具、美术用品等),还应当为孩子供应一个宁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大人的一些消遣活动,留意不要影响做作业的孩子。古人说“安静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安静无以成学”,应当很有道理。2.身体方面的预备。-7- 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向孩子传授学问,但同小学的上课,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而且学习也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社会义务。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特地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与学习,开头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就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这要有较强的精力和耐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此,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预备方面要做到:(1)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养分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2)要求孩子积极熬炼身体,增加体质;(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玩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状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急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急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削减孩子睡眠和游玩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全都,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5)教育孩子留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二、独立生活能力的预备-7-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看,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预备,及早培育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一)培育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渐渐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方法解快。要培育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看、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掌握等,培育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掌握自己的愿望和行为。(二)培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育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渐渐削减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看,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整理饭桌;学会洗简洁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三)培育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学问,要求孩子爱惜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洁的玩具等。-7- (四)培育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洁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玩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三、学习方面的预备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特地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学问、技能和培育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预备就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育。(一)培育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儿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求知欲是儿童力求熟悉、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学问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剧烈的心情颜色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四周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是什么、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求知欲的表现。-7- 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去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开心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学问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气。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好玩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可以告知孩子:你看,书里可以让人懂得很多事情的,上学以后,自己识字多;自己就可以看书,能懂得许很多多的道理,那多好!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课本的兴趣,促进迫切上学的愿望。(二)培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1.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是学习好还必需有个正确地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专心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打算着学习的成果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任凭说话,做小动作,而是用心听讲,积极思索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专心复习考试不作弊等。所以,入学前要培育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专心、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把握学问与技能。2、要培育孩子顽强的意志。-7- 学习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要努力培育孩子英勇、不怕困难的精神,培育孩子顽强的意志。小学在学习时间、内容上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刚开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可能很不适应,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感受到压力,遇到挫折。一个熟悉问题要解决,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挫折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失败,早积累人生的财宝,可以早升值,这是人生投资。相反,一帆风顺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危急的。作为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了解其学习状况,多同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去克服困难,遇到挫折要加以鼓舞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孩子顽强的意志,协作学校做好工作。(三)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状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别倾向。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合,等待老师上课。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对将入学的孩子说来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学问重要得多,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当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所以孩子入学前要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当培育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2)看书时坐姿端正的习惯;(3)爱想、爱问和专心回答问题的习惯;(4)培育孩子用心听讲的习惯;小学的学习内容多、教授次数少,不会一遍遍地重复,因此需要孩子集中留意力,关注老师的要求。小学的每个班的人数有四十多个,教师在上课时精力有限-7-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