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8 KB
  • 2022-05-31 12:52:29 发布

【数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年级数学期末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的家长会。本次家长会主要是要和各位交流一下期末复习考试及寒假的安排。(一)关于期末复习本学期共有9个单元,复习时将涵盖全部内容,下面将介绍我的复习计划。知识点对应教材复习说明课时安排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读写,另外通过练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P120),使学1课时P91-P95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第四单元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四种平面图认识图形、P32-P37,第形,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1课时分类五单元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复习P38-P41按单一标准和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第一单元P2-P5,第二单元P6-P13,第学生对数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三单元20以内的等已经比较熟悉,重点是20以内数P14-P22、1课时数的顺序,数的序数的含义和20以内P29,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第六单元P42-P71,第七单元P84-P87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第三单元2、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P23-P31,第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六单元20以内加P42-P81,第法和10以3、掌握10以内的加法与20以内进1-2课时七单元内加减法位加法的不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综P88-P90,第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九单元P96-1134、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贯穿于第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解决问题三、六、七、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复习时,2-3课时九单元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5页----------------------- 生的想像力,挖掘出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看图并根据对话信息进行计算。学生常见错题及解决策略:知识点常见错题解决策略1、写时间会写成11:12、1、平时多观察钟表上的时间,加11:时30分或11时30深其对时针、分针及其旋转方向的等;认识。2、容易把6时半看成是72、通过亲自动手拨出,更好地巩认识钟表时半。错因:时针旋转的方固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向未弄清,时针其实是过了3、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6,但还没有到7。几时半,注意是过了几。3、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4、培养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时,会长短颠倒或者长短不习惯。分。1、数图形时不注意顺序;2、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本1、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质属性未掌握好。认识物体和图边数边作记号等方法。3、把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名形、分类2、要求分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称混淆。4、按同一标准分类时不能找出其中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1、数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1、数数出错;右、从上到下或者边数边作记号等2、8的后面是()或者4方法。的前面是(),学生有时会2、看尺子图能较好的分清前后把后面和前面弄错。关系。1、读题时先把题目中重要的字、20以内数的认1、分不清几个和第几。词圈出来。识2、左右不分如:将从左数的第6个涂上红色,把从右数起的5个圈起来。(5个要全部圈在一起)。2、反复读几次。数的组成:个位是6,十位1、认真读题。是1,这个数是(61),由2、可自己在纸上画一个数位表,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对着写。(51)20以内的加法1、看错数字1、仔细看题,认真检查;及10以内的减2、看错运算符号2、可用符号帮助;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5页----------------------- 法3、12+3=42,错把个位33、检查时默读题目。加到十位上用部分数减部分数:列减法算式时必须用总数减部分一图四式3+7=107+3=10数7-3=41、加法是把各部分合并在一起,1、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及而减法的本质是从总数里面去掉有效的数学信息。看图列式计算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2、找不到题目中的全部条2、要求孩子记住:问号问的是几,件:形象图与对话结合的。等号后面就写几。(二)关于课堂方面课堂四十分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我们班上的情况也是这样,我注意留心观察过,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往往是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同学,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课堂学习实际上要求学生能够专心听讲。但也有几个同学,不会听课,老是要老师来提醒,这样学习成绩必然就会受到影响。这些同学上课没有十分专心听,那他的成绩怎么会提高呢?其中平时认真听课的同学有:一(1)邹健安、刘鸿宪、覃国权、尉晨雨、刘颖娴、马宁、戴尼斯、侯梦遥、王彦博、冯茗楷、陈学涛、练峻铭、李琳、杨咏茵、杨伟铟等,一(2)黄安杰、蔡文清、黄云熙、刘婧祺、陈依然、刘雨曦、伏歆悦、蒋耀莹、王璐莹、孙雨、张博洋、林俊源、袁锐豪等。平时的课堂上,同学们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且能积极举手发言的有:一(1)冯茗楷、谢婉晴、黄靖康、尉晨雨、练峻铭、刘颖娴、马宁、徐嘉楠、王子康、罗依琳、李康华、杨伟铟、王彦博等,一(2)黄安杰、刘佳妮、蔡文清、赵泓霖、黄云熙、刘婧祺、邹科彦、陈依然、梁玥儿、林俊源、刘雨曦、伏歆悦、林楚茗、谢莹莹、孙雨等。在本学期中,有些孩子的作业做得非常好,不管是回家作业还是课堂作业,字很漂亮,准确率也高,课后作业完成得比较认真的同学有:一(1)邹健安、刘鸿宪、谢婉晴、黄靖康、陈学涛、覃国权、符赵曦、尉晨雨、黄婕、练峻铭、刘颖娴、马宁、李琳、杨咏茵、戴尼斯、侯梦遥、罗依琳、李康华、刘伊玲、杨伟铟、王彦博等,一(2)刘佳妮、陈俊逸、蔡文清、张博洋、张梓烨、赵泓霖、康哲阳、黄云熙、刘婧祺、余朗之、刘雨曦、伏歆悦、夏一鸣、何嘉劲、徐科、王璐莹、孙雨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部分孩子的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分别是:一(1)学习有进步的同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5页----------------------- 张格、李郁、李丽莎、范源博、胡景彤、刘宗宝、罗依琦、陈思远、陈思思、李梓茵、徐维清等;一(2)苏颖、陈俊逸、张博洋、康哲阳、余朗之、何鑫、黄新晨、张捷维、林志伟、庄秀琳、袁锐豪、林芹兆、阮炜财、孙望霖等(三)数学作业方面一般家长都希望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多一些。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一下: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做得快的小朋友觉得作业太少,但做得慢的小朋友已经觉得负担很重了,再多就完不成了。另一方面,数学不像语文,我觉得方法懂了就可以了,适当的练习固然重要,但也不必机械重复地做。要留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自己安排,可以预习后面的内容,也可以多看些课外书。希望家长能帮助认真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既能真实了解你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大家知道,孩子的学习成长不象做某个零件那样简单,做的不好可以重来。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耽误不起的。(四)假期要求假期要多练习口算,特别是2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如读卡片、对口诀、做口算练习题等。假期作业要求:完成《一年级寒假作业》数学部分,下学期的练习册仍是本学期的这2本,由家委会帮忙协调购买。(五)对家长的一些建议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已到小学,许多事情自己会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如红笔、直尺等。我们不再需要帮他们做这些,只是对有些孩子来讲,还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注意一下他是否做好了,让他们都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2、重视数学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用数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思路,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比如带孩子逛超市时,让孩子算一算需要多少钱或用一定数量的钱可以买些什么东西。3、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和他们谈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交谈时,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该严格时一丝也不放松,该表扬时一点也不吝啬。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5页----------------------- 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正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4、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分数只能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其它原因。我们还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或是原地踏步走。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渐弱之,至形成了习惯。踏步走、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定有收获。5、理解尊重学校与教师的教育行为,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各位家长朋友,欢迎您对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多探讨,期待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为您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能给您的孩子一双会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头脑。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5页-----------------------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