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2-05-26 16:36:0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长三角三地名园幼儿科学教育交流会心得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长三角三地名园幼儿科学教育交流会心得今天我有幸参加了“我没有翅膀,但我用科学飞翔”—长三角三地名园幼儿科学教育交流会。常州鸣珂巷幼儿园、上海浦东新区西门幼儿园、南京第一幼儿园的优秀老师分别上了主题教学课,分享了各自在“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中所取得的经验。首先是鸣珂巷幼儿园园长冯雅静的讲座,鸣珂巷成功举办了全市10所幼儿园的联动区域活动《小制作、小游戏、小实验》三小活动,鸣珂巷幼儿园科技节,各班科学区域活动向全园家长开放,现在每个班都有做中学实验区,科学发现室成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特别支撑。“集体活动和区域环境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方式正成为成为鸣幼特色,鸣幼的每位幼儿都是受益者。”“冯雅静名师工作室”和常州市10所“做中学”项目实验基地幼儿园、6所名师工作室实验幼儿园组成研究型共同体,定期开展“做中学”研讨活动。“做中学”项目倡导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是鸣珂巷幼儿园傅月娇老师的科学活动《小鸡出壳》,教师借助故事的方式引出对蛋壳的探索,让小朋友们“做中学”,亲自动手用铅笔戳蛋壳,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进而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还有上海浦东新区幼儿园李琴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泡泡器》、南京第一幼儿园费颖老师的科学活动《小蚂蚁》,通过探究型学习,体现幼儿的品质,整个活动让幼儿观察、比较、探究、发现,层层挑战,体现了教师具有知识型的策略、引导型的教学语言、合作型的组织方式。第3页共3页
最后是周联《走进探究式幼儿科学教育》和董凤芳《让环境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索》两个讲座,两个讲座都阐述了科学教育的探索方法和步骤、怎么进行科学活动、科学活动所需的材料、如何创设科学探究情境、科学玩具的设计等等,让我们对科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科学活动的探究推动了孩子思维的发展,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3页共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班幼儿科学教案《小动物过冬》.doc
- 托班幼儿科学教案:好玩的蔬菜.doc
- 幼儿科学公开课教案《鸟类朋友》.doc
-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有趣的盒子.doc
-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大和小.doc
-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水果排队》.doc
-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找找好朋友》.doc
- 小班幼儿科学教案《丑丑变美美》.doc
- 中班幼儿科学教案《会变化的影子》.doc
- 最新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案例评析.doc
- 最新幼儿科学教育教案.doc
- 最新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doc
- 小班幼儿科学领域发展测评教程文件.doc
- 幼儿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可编辑范文).docx
- 齿轮传动(幼儿科学启蒙)ppt课件.ppt
- 幼儿科学课《沉浮记录表》.docx
- 幼儿科学教育核心概念.ppt
- 国内外幼儿科学教学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