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6 MB
  • 2022-05-26 16:36:05 发布

幼儿科学教育核心概念.ppt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园科学教育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有效性分析 热身游戏撕纸要求:拎起AC两端撕开猜想:会撕成几部分验证:动手操作交流:发现CBA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等的早期培养。刘占兰认为幼儿科学教育应是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它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一、什么是幼儿园科学教育? 1.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2.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建构科学概念;3.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4.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5.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 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学态度精髓☆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科学过程表现方式、方法☆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基础☆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结合体,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的基础,承载着科学的过程和科学态度。科学过程是科学的最主要表现方式,体现了科学知识和态度。科学态度是科学的精髓,是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1.观察现象2.提出问题3.做出假设4.检验假设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过程是幼儿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体现。科学探究过程5.形成结论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设计制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科学经验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动态的科学经验是指幼儿和物质材料、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幼儿不断建构和丰富已有的经验。静态的科学经验是指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亲自操作、凭自身感觉器官获取的关于科学的只是、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而,科学经验既是指幼儿的科学学习过程,即“儿童通过经验来学习”,又是指幼儿的科学学习结果,即“儿童获取科学经验”。三、什么是幼儿科学经验? 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源自两个方面:1.自发获得经验——零散性2.引导获得经验——组织性幼儿科学经验是其形成前科学概念不可缺少的助手,前科学概念是幼儿在感知和经验的表象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幼儿思维概括和抽象的过程。 (一)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核心科学概念内容核心概念示例生命科学生物的身体特征、生物的基本需求、生物的简单行为、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小班认识人体的外部特征及各部位的作用(例如,嘴巴吃东西、耳朵听声音)。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现象中班发现物体的性质会影响其运动。(例如,圆的球会滚动)5-6岁感知物体的运动状态会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改变斜坡,让球滚得更远小班发现光能够产生影子。中班探索光和影子的关系。大班发现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物体和光源的位置有关。地球与空间科学对地球物质的特性、天气和气候太阳与月亮的活动、地球与人类活动中班知道地球物质具有具有不同的用途(例如,石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子)发现不同季节有各自的特点。了解月相是不断变化的(如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二)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核心经验观察实验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它是指运用感官直接获取第-手资料的方法。 观察实验能力指导要点(1)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以保证幼儿能反复观察、操作、与客体相互作用,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2)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观察实验活动,使其成为幼儿主动的探索活动。(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材料在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学习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核心经验科学思考能力科学思考泛指幼儿的思维活动,贯穿于幼儿科学学习的过程中。 指导要点(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2)要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具体表现为教师提问后要有一定的等待时间,留给幼儿思考的余地。(3)对幼儿积极动脑思考进行鼓励和肯定。(4)宽容对待幼儿错误的科学思考结果。科学思考能力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核心经验表达交流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是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将形成的想法和探究的结果进行表征、论述,将科学过程和结论进行总结、传达、分享的过程。 表达交流能力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就观察到的现象和探究的结果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析探究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幼儿解释探究的结果。(2)教师要给幼儿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描述客观事实,促使幼儿分清主观和客观,从而提升探究能力。(3)鼓励幼儿倾听他人对科学探究的发现和分享,并引导幼儿将他人的分享与自身的发现进行比较。(4)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交流。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核心经验设计制作能力设计和制作是一种有计划、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技术能力,属于工程与技术的范畴,steam理念下更为强调设计制作能力,通过设计和制作解决问题。 设计制作能力指导要点(1)支持幼儿的想法,提供丰富的材料。(2)引导幼儿认识和使用简单的工具。(3)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制作的方法和技巧。(4)引导幼儿积极构想,肯定幼儿的想法。 幼儿的科学学习有着自身的特点:1.思维特点上——具体形象思维为主2.学习方式上——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3.外界条件上——更需要成人(教师和家长等)的引导和同伴的支持四、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了解幼儿的科学学习特点使老师对儿童科学思维过程更敏感,对儿童科学学习活动的支持更有力。 关注幼儿科学学习品质的培养科学教育活动中,除了要注重教育活动的科学性,还要通过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培养,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策略如下:1.充分凸显幼儿的主体学习地位2.尊重幼儿的质疑,并培养其问题意识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同时引导幼儿对其学习品质进行自我反省 记录是科学探索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幼儿用图表、绘画、照片、符号等方式来记录、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所见、所想、所知、所做,使探索过程具体化、可视化、操作化,这样能激发幼儿科学发现的兴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还能培养幼儿精细观察和准确表达的科学记录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科学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科学实验观察记录表的使用 结语所有的儿童都可以学习科学,所有的儿童都可以享受科学,所有的儿童都可以成为科学家。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