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2-05-26 16:36:05 发布

最新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关键经验的含义关键经验(Keyexperiences)是美国HIGH/SCOPE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它是对学前儿童一系列社会的、认知的和身体发展情况的描述.关键经验也是学前儿童在他们真实生活中应该出现的东西,换句话说,关键经验就是学前儿童正在做的事情.因此,熟悉了关键经验,我们就能将关键经验作为观察、描述儿童行为的工具,更好地理解某阶段儿童正在做的事,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并以关键经验来指导对儿童的教育,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发展。关键经验是幼儿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一方面,关键经验具有经验的特征,主张关键经验的课程仍然强调经验和活动的价值,尊重幼儿的天性,具有“儿童立场的课程”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关键经验具有教育目标的特性,体现了教育者对幼儿可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反映了“教师立场的课程”的部分特征。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含义幼儿科学教育的关键经验指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科学最关键的经验。三、幼儿科学教育的活动目标◆(一)小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1、情感方面(1)激发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2、方法技能方面(1)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2)帮助学前儿童学会使用简单工具;(3)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别;(4)引导学前儿童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3、知识方面(1)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学前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2)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学前儿童生活的关系;(3)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二)中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情感方面(1)发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学前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2、方法技能方面(1)学会比较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2)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3)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4)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3、知识方面(1)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2)帮助学前儿童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3)引导学前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三)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目标1、情感方面(1)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2)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3)使学前儿童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4)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2、方法技能方面(1)学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2)学会实验操作验证推论和预测,并能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调整和修正;(3)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4)学会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5)引导学前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以及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3、知识方面(1)帮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向学前儿童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3)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4)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四、幼儿课程学习的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在课程中,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年龄段关键经验课程目标小班1、观察发现问题:小班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对个别物体和现象进行观察,即指能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感官,对某一特定的自然物、自然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观察。1、在成人引导下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2、喜欢操作、摆弄。尝试疑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等。3、亲近大自然,喜欢并学习爱护周围的植物。2、动脑思考:小班学会分析综合,即把观察到的事物分成各个特征,把组成整体的各个特征结合起来,初步尝试推理和预测。3、动手操作:小班能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获得发现,学会使用简单工具。4、表达交流:小班可以让儿童描述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逐渐学着描述在操作中发现了什么。中班1、观察发现问题:中班学会比较观察,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2、喜欢用多种感官探索周围环境。喜欢提问。愿意收集感兴趣的东西。3、常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4、关心周围环境,爱护动物、植物,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2、动脑思考:中班学会比较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比如从对各种水果的观察中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概括出它们都是水果,尝试进行推理和预测)。3、动手操作:中班能对问题作出假设并用实验来加以检验,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4、表达交流:中班儿童可以学着整理自己的记录来说明结果,并用结果得出结论;1、观察发现问题:大班学会自然现象的观察,即指能为探究自然现象的发生(如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季节的变化等)、发展、变化而进行连续、持久的观察。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周围的环境,乐于动脑。3、感受信息的重要,学习多途径收集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班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索,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乐意亲近大自然,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初步的环保行为。2、动脑思考:大班学习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比如从对毛毛草没有根不能活,推论其他植物没有根不能活)。3、动手操作:大班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4、表达交流:大班可以引导儿童将结论与预想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提出新问题、新发现。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     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2.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3.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4.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5.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6.     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平行。7.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8.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10.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11. 不容易用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