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9 KB
  • 2022-05-26 16:36:12 发布

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健康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健康这是幼儿科学教案大班10篇健康,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分类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知道垃圾能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2.学会将垃圾分成玻璃、电池、纸张、金属、塑料等几大类,培养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3.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使幼儿懂得垃圾会无污染环境,对身体的健康有害。2.让幼儿了解我们在幼儿园里产生的垃圾,如用过的废纸、吃点心时扔掉的包装袋等。在家里产生的垃圾,如废弃的牙膏皮、旧牙刷,装味精、盐、糖的袋子,盛洗涤剂的瓶子,吃剩下的饭菜,丢弃的果皮,果核等。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该怎么办?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无论在家、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共场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污染环境。3.教师和幼儿一起倒出被放置一个月的塑料杯里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根本没有变。使幼儿知道不能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垃圾分类箱,并画上回收标志。幼儿讨论: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教师可示范一些组合型垃圾的分类,如香烟盒最外层的包装属塑料类,中间的香烟盒属废纸类,最内层的锡箔属金属类;啤酒瓶的瓶盖大多为金属类,瓶身为玻璃类,包装纸属废纸类。请幼儿操作,将塑料杯里的东西进行分类。按照废纸、废塑料类、废金属、废玻璃、不可回收的废品分别放入自己制作的贴有回收标志的纸箱内。这样将垃圾分类,即可以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能源,一举两得。4.教师请幼儿观看《垃圾分类与再生利用》的录像,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这种方式是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教学反思虽然孩子们对本次活动中设置的实物分类游戏也是很感兴趣,但是13 由于投放的材料较单一,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没没困难,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级分类的标志时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标志,但是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学习,来改正和提升自己。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白开水,益处大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白开水是儿童最佳的饮品。2、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3、初步学习设计和制作表格的方法。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电脑、搜集短片(世界各地、生命之源一水)图片、粘贴版、纸、笔。活动过程:(一)欣赏短片世界各地师:你们看到短片中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喝什么饮品幼:蒙古人―奶茶,藏族―青稞酒、酥油茶,西方人―咖啡、可乐、啤酒,东方人一茶师:你们最喜欢喝什么?幼:果汁、可乐、雪碧、杏仁露、椰汁、茶、牛奶、豆浆、酸奶......游戏:阳光饮料站“幼儿自取图片进行分类摆放,师生共同统计出饮品人数,贴在粘贴板上”(二)白开水,益处大师:户外活动和剧烈活动后会出很多汗,应该喝什么?幼:喝白开水师:让幼儿了解为什么喝白开水?请幼儿再次欣赏短片:“生命之源一水”教师小结A:白开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B:能帮助人身体进行代谢C:白开水也是一种营养素儿歌“多喝水好处多”(三)引导幼儿制作饮水表格1、游戏“阳光饮料站”第一次游戏统计人数与第二次游戏统计人数进行对比2、对比人数表贴在粘贴板上(喝白开水人数居多)3、幼儿设计并制作饮水记录表格4、鼓励幼儿日常多喝白开水促进身体健康(四)延伸活动:利用幼儿自制饮水记录表,每周五评比喝水标兵活动反思:幼儿通过观看短片直观的了解白开水对人体的好处,在两次游戏13 后通过对比法,由第一次喝水30%人到第二次游戏喝水人数上升到80%,这样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到白开水对人的益处多。在引导幼儿自制饮水表中,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制作,延伸活动中满足大班幼儿好竞争的意识,提高了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幼儿能自觉主动进行饮水,使幼儿逐渐从教师的被动提醒督促转化为一种自觉地行为。第3篇、大班科学活动身体里的水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身体里的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2、观察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难点:重点:幼儿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水与我们健康的关系难点: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与我们健康的关系及作用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引入:1、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用到过很多水,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过渡语:前面你们说到的水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水,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我们身体里也有很多水。二、经验回忆(一)、身体里的水1、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有哪些水吗?(二)、汗水1、我们是不是每天都会出汗?什么情况下会出汗呢?2、出汗有什么用呢?3、出汗后该怎么办呢?(三)血1、前面我们说到的这些身体里的水,像汗水都是溜出去后对我们的健康比较有益,但是我们体内还有一种水,我们要保护它不让它溜出去,是什么呢?2、这个小朋友叫嘟嘟,他发生了什么事?3、你从那里看出他受伤的?受伤会感觉怎么样?4、受伤后血会一直流吗?为什么?三、观察图片,分享交流:(一)、图一:1、图片上是什么地方?2、出现了哪些人物?3、你觉得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达成度:认识图片中的两个人物)(二)、图二:1、细菌的阴谋得逞了嘛?2、血小板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细菌进不来呢?3、血小板围起来堵住伤口时,围成了一堵厚厚的墙,你们知道这堵墙叫什么名字吗?(达成度:帮助幼儿了解,血液中的血13 小板的作用)(三)、图三:1、虽然结了痂子,但是还是有细菌会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好像又多了一个人,他会是朋友还是敌人?他在干什么?(达成度:了解血液中白血球的作用)(四)、图四:1、嘟嘟的伤口好了嘛?2、血小板、白血球现在怎么样了?(五)、图五:1、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为什么?小结:凶神扼杀的是细菌,像小护士一样的戴护士帽的是血小板,血小板能帮助我们凝固血液,堵住伤口;另外一个戴帽子的是白血球,他能帮我们消灭身体里的细菌。三、经验拓展1、那么当我们受伤时,除了身体里的这些好朋友来帮助我们,我们还可以想出什么好办法让伤口好的更快呢?活动反思: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第4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绿色食品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绿色食品作者: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海韵幼儿园欧赛萍活动领域:社会领域活动前评析绿色食品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或许在成人和小孩的心理都认为绿色食品就是一些绿颜色的食品如:西瓜、黄瓜、蔬菜等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有它真正的含义的。所以活动我先从认识标志入手,到幼儿的分类、辨别、巩固记忆;再到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它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最后一起来商量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为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活动目标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13 品。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课件。2、绿色食品的标志一个,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的字卡三张。3、幼儿收集的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标志,直接引题。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猜想像什么?(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2、教师向幼儿讲解标志上图案表示什么以及它所蕴涵的意义: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培蕾组成,寓意为植被在阳光的照耀下长的枝繁叶茂,从而形成一片绿色的环境。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3、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找一找,把绿色食品的放在有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把非绿色食品放在有非绿色食品字卡的一边。4、为什么这些食品不是绿色食品?可能是什么原因?以同样品牌的牛奶作对比。小结:同样的牛奶一个有绿色食品标志说明它是纯天然的食品,而另一个则是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往牛奶里添加了香料、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的东西,所以不能称绿色食品。(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看一看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师生共同总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教具,运用明显的对比,启发幼儿13 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三、创造绿色环境从我做起。1、讨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重点突出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的危害)2、争做绿色小卫士。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本环节的重要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绿色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幼儿相互交流中产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通过活动使幼儿真正了解绿色食品来之不易,并且学会了看绿色食品的标志,从而幼儿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第5篇、大班科学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教案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只有空气清洁才能保证人体健康;知道吸烟对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护意识。重点:向幼儿介绍沙漠难点:怎样生动形象的向幼儿介绍,激起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图片:蒙头大睡的人;禁止吸烟标志。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午睡后为什么要开窗通气?使幼儿知道,午睡后室内空气变得污浊,易使人传染疾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益于人的健康。2、引导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请幼儿观看蒙头睡觉的图片。讨论这样睡有什么不好。3、拓展幼儿知识经验。--说说自己见过哪些空气不好的现象。如:灰尘、烟囱冒黑烟、乱倒垃圾、吸烟等。4、结束活动。让幼儿与父母制定协议,保证家庭室内空气的清洁。第6篇、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教案一、设计意图:苍蝇和蚊子是幼儿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昆虫,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它们会飞,是人们讨厌的昆虫。至于为什么讨厌以及对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旨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师幼时间的互动交流,来进一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二、活动目标:1.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健康知识。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3、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苍蝇、蚊子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能区分它们。4、能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5、通过消灭蚊蝇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环境保13 护的重要性。三、活动重、难点:1、重点: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危害。2、难点: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四、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以猜谜语《苍蝇》《蚊子》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长得像蜜蜂,腿上毛茸茸。浑身带病菌,是个害人虫。(苍蝇)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蚊子)二、基本部分: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出示苍蝇和蚊子对比幻灯片),教师介绍蚊蝇的共同特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蚊子,它们都属于昆虫;有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六条腿。教师:谁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苍蝇有两对翅膀,蚊子有一对翅膀”;“苍蝇脚上有毛刺,蚊子没有”;“苍蝇有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样”;“它们的嘴也不一样,蚊子的嘴像针。”2、认识苍蝇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苍蝇。(1)(出示苍蝇吃食物幻灯片)苍蝇最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脏,臭的地方。它是怎样传播细菌的?苍蝇的脚停在脏地方。脚上的毛粘满了细菌,又喜欢在饭菜和水果上停下,把细菌传播开来。人吃了苍蝇叮过的东西会怎样?会生病,拉肚子,发烧。(2)苍蝇是害虫,我们看见苍蝇该怎么办?(出示打苍蝇、不乱扔垃圾、洗手幻灯片)用苍蝇拍把它打死,还要做到讲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吃东西前要洗手,洗干净水果。3、认识蚊子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蚊子。(1)蚊子有什么不好?(出示蚊子咬人幻灯片)吸血,咬了人之后特别的疼,还痒。蚊子怎样吸血?用嘴里的吸管吸血,他还会传染疾病,吸了生病人的血又去吸不生病人的血,这样就会把疾病传给别人,使别人生病。(2)用什么办法来消灭蚊子呢?(幼儿讨论)小结:蚊子喜欢在有污水的地方生长和活动,我们平时不要乱扔垃圾。要想办法消灭它,可以点蚊香,喷杀虫剂等。4、总结:因为苍蝇传播细菌,蚊子吸血,它们都是害虫,所以我们平时不仅要消灭它们,还要讲卫生。就让我们消灭他们吧!5、消灭蚊蝇。(1)老师介绍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的玩13 法。(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三、结束部分:1、简单讲评幼儿的电脑操作。2、布置作业:幼儿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苍蝇和蚊子的害处,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来消灭害虫。活动延伸:环境保护小卫兵:户外游戏《消灭蚊子》玩法:1.选一个幼儿当消灭蚊子的“小能手”,其余的幼儿为“蚊子”。2.“蚊子”在圈内,“小能手”在圈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蚊子”,可用手拍打蚊子但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进内圈。“蚊子”想办法不被打到,但不能出内圈。最后剩下的“蚊子”为胜者。建议: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蚊子”不能出内圈,“小能手”不能进内圈,内圈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人数及手臂的长度来确定。第7篇、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绿色食品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绿色食品活动目标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2、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环境,纯净的空气,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3、激发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活动准备ppt课件:绿色食品活动过程一、课件演示1、请幼儿仔细观察标志上的图案,说说像什么?2、了解绿色标志的意义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变体,下方的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分别代表了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3、讨论:什么是绿色食品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4、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5、幼儿操作:绿色食品、非绿色食品分类。找一找,把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把非绿色食品放在一个筐里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二、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1、观看课件讲述: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13 1、说一说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xxxx东西能不能加工成为绿色食品?(1)奶牛在黑烟冲天的工厂旁的草地上吃草,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2)农田里用脏水浇灌,旁边也有黑烟。提问:这农田里生产的东西能加工成绿色食品吗?为什么?(3)山清水秀风景地。提问: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绿色食品?为什么?2、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出更多的绿色食品,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绿色食品,身体才会更加健康。三、怎样创造绿色环境1、讨论: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被污染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呢?2、争做绿色小卫士幼儿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第8篇、大班科学活动食品清洁剂教案反思活动一、认识食品清洁剂目的: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4、初步了解其特性。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准备: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布置动物王国,饭粒一袋,可乐,面汤水,醋酸和白醋,茶叶水各一瓶,洗洁精、洗面奶、洗发水、84消毒液各一瓶,洗衣粉一袋。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呢?”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三、介绍食品清洁剂: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可乐、茶叶水、酸醋等)“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教师依次示范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四、讲解食品13 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活动二、使用食品清洁剂:目的: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食品清洁剂的认识。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准备:布置成邋遢国,各种食品清洁剂若干洗涤用品若干。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邋遢国,引起幼儿操作兴趣“你觉得邋遢国怎么样?你们想不想改它?”二、幼儿动手操作: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1)幼儿必须使用食品清洁剂来改变邋遢国的面貌。(2)幼儿可以一人操作、也可以2~3人一组共同操作。三、幼儿讲述:你刚才做什么的?用什么做的?如:我用面汤水做的洗洁精洗碗。四、教师小结:活动三、寻找食品清洁剂(延伸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食品清洁剂,找到了告诉老师。教学反思1.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小朋友都能积极主动参加进来。使得这个活动很好发展下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知道人人都要爱清洁,讲卫生。2.认识很大依赖行动,教师要多点从生活当中以游戏方试教育小朋友,这样小朋友就容易接受。第9篇、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食品清洁剂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食品清洁剂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活动准备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13 害呢?”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二、介绍食品清洁剂: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可乐、茶叶水、酸醋等)2、“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教师依次示范xxxx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四、讲解食品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1、“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2、“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第10篇、大班科学西红柿旅行记食物旅行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2、懂得健康饮食,保护消化器官,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大图、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红柿每组一份、小勺每人一个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大班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物品,对自己不太喜欢的食物就会排斥。因此,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暴饮暴食、挑食、厌食、狼吞虎咽、不爱漱口、饭后剧烈运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我的身体里都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食物是如何变成大便的?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会刨根问底,往往家长缺乏耐心,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枯燥的给孩子进行讲解,使孩子似懂非懂。大班幼儿的小肌肉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双手更加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了,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够满足自己动手欲望的操作性活动。这时,具体形象的动画展示和动手操作的探13 索性活动就为5至6岁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脸蛋圆圆像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可以把它当菜吃,又能将它做水果。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西红柿)评析:利用形象的谜语导入,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二、播放课件鼓励探索师:今天,西红柿要到奇奇的身体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2、认识消化系统,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A:西红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里?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的?(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重点说出牙齿嚼碎西红柿,并请幼儿进行模仿。)B:西红柿被牙齿嚼碎后,通过哪个地方滑下来?食道像什么?(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象记忆来帮助幼儿理解食道的样子和功能。)C:西红柿经过食道来到了哪儿呀?它在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小结: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胃会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的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D:被磨成浆的西红柿接下来来到了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里有什么变化?小结:小肠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加工厂,把营养和水分全吸收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小肠的样子和功能和教师形成互动式讨论交流,及时让幼儿做出补充和申辩,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表现,让幼儿独立描述问题并接纳正确的补充意见。)E:最后西红柿到了哪里?在这里它又有什么变化?F:大便通过什么排除体外呢?(肛门)评析: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幼儿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欣赏食物通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加深了幼儿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全体幼儿和教师的讨论交流中,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和难点(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迎刃而解。3、交流讨论消化器官的位置。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大图,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教师安静巡视,进行适时指导。)三、提供材料尝试操作教师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请幼儿按西红柿旅行时经过的地方进行排列,教师进行安静巡视,轻声交流,适时指导。(幼儿从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统的位置,摆放好各个消化器官,鼓励幼儿对照自己摆好的消化系统图片,用语言口述西红柿旅行的全过程。)评析:将人体消化器官制作成能够拆分、组合的卡片形式,以此来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把幼儿记忆中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更大程度上巩固了幼儿对消化系统的认识。四、品尝食物延伸内容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2、提供西红柿,让幼儿品尝,感受食物旅行的奥秘。评析:以品尝西红柿作为13 本节科学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通过欣赏、讨论、交流、操作、品尝等体验,轻松地了解到人体消化系统的奥秘,使整节集体教育活动快乐地结束。活动反思:对于此节课,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下面简单的讲述下自己对于此节课的反思:以谜语导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提问幼儿谜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未能正确的猜出谜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导幼儿正确的猜出谜底。课堂氛围师幼互动活跃,幼儿能大胆的举手回答,讲述自己在对西红柿观察中的发现。能让幼儿知道西红柿的内外部特征及西红柿对人体的作用。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13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