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2-05-26 16:36: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指导意义搬经镇阳光幼儿园董培培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提出了许多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教育思想理论有三大特点,一是“活”的,二是“全”的,三是“创造性”的,我觉得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正向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活”、“全”、“创造性”而努力。本文将结合实际谈谈我园是如何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开展科学活动的。 一、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科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育,贴近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使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 二、全——教学场地走向社会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才有丰富的收获……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意思就是说学校要和社会密切相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因为学校里的东西毕竟太少,实行了社会即学校这条原理,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范围都可以大大增加,把学生从牢笼里解放出来,使学校教育作用不局限在学校内。 三、创造性——教学方法使幼儿思维更具创造性陶行知语: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流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所以创造力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它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一种高级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创造力,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因此创造力的开发应从幼儿开始。陶行知指出“重视科学实验,玩科学把戏,以此来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的内涵是广博而深邃的,在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之后,还是那样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我们还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其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全”、“创造性”的教育。
对于一个人来说,兴趣的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一个人如果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就有可能不断地运用这些方法寻求尚未知晓的知识,探求解决各种新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的科学教育首先应使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也就是使幼儿学会学习,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也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科学活动《玩沙》是结合日常生活中如何将大口容器中的东西倒入小口容器中设计而成的。虽然这只是平时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老师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出一节环节分明,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而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出许多方法,如用纸制作漏斗,将沙倒入漏斗中再流进瓶内,或者在方便袋上剪一个小洞沙从小洞中流向瓶内,再者将纸杯口折一个细角,沙就会沿着细角流向瓶中等等,使这个活动更具有科学价值。由此可见,生活中随处都隐藏了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只要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它、把握它,就能活化我们的教学。幼儿是最具好奇心的,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都可以成为他们探索、观察的对象,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我们以大自然、大社会为科学教育的课堂,利用外出参观、春(秋)游、远足等活动,积极带领幼儿走出园门,让幼儿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真切体会科学,使科学教育的场所更为广阔。首先,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任由孩去玩,不要加以禁止,否则会扼杀孩子探究的欲望。对于有特殊想法的孩子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
其次教师需要由较好的引导能力,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对于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触角,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幼儿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阶段,进而为创造奠定基础。比如在科学活动《有趣的蚂蚁》中,首先应指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部特征,再通过实验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爱吃的食物。使幼儿做到观察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准确,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再次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实验材料,并鼓励儿童自造工具、自造仪器。陶先生说:“自古以来的大科学家都是自造工具,几乎没有一个例外。依赖外国仪器的人,绝对不会作出第一流的贡献。”因此我们平时活动中所需的实验材料大多是幼儿收集带来的废旧物品,如各种瓶子、各种管子、各种布料、各种纸等等,加上老师的细心加工就成了幼儿探索的工具。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光辉,科学更离不开创造。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好好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可贵的直接经验。在园,要让幼儿多操作、多探索,多发现,不要抹杀任何一个可以让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幼儿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体验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科学教育试题.docx
- 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docx
- 幼儿科学区域环境的设置要素探讨.doc
- 谈环境创设如何为幼儿科学教育服务.doc
- 浅谈小班幼儿科学游戏之心理环境创设.doc
- 浅谈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幼儿科学教育.doc
- 浅谈环境创设如何促进幼儿科学探究.doc
- 初探阳光下的幼儿科学活动.doc
-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作业一.doc
- 巧用农村资源,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doc
- 浅谈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策略.doc
- 第五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及指导ppt课件.ppt
- 幼儿科学常识教案大全.docx
- 幼儿科学作业.doc
- 大眼睛幼儿科学教案:食物链教学提纲.doc
- 幼儿科学教育说课模板ppt课件.ppt
-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奇妙的磁铁水中取物ppt课件.ppt
- 中班幼儿科学教案:蚯蚓宝宝本领大.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