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0 KB
  • 2022-05-26 16:36:09 发布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大全(精选5篇)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大全(精选5篇)【篇一】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篇二】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  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  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请幼儿猜一猜:“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  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麽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  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   (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  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  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  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  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  (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篇三】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几种纸的不同特性,并初步探索,发现几种纸不同的吸水性。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大胆地参与科学活动,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盆,小盆里有餐巾纸、报纸、挂历纸若干张。  2、每桌一个小方盘,盘里放有红色的颜料水,另准备好的若干份小棒,小棒上贴有3种纸,纸的长度一样。  3、黑板上贴三种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种纸,并探索其不同特性。  1、你们前面的小盆里有什么呀?有些什么纸呀?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发现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3、师生共同总结:餐巾纸是毛乎乎的,报纸是光滑的,挂历纸是最光滑的。  二、认识纸的吸水特性   1、(出示一方盘红颜色的水)这里有一盘红水,今天这些纸要和红水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把纸像老师这样一头捏在手中,一头浸在水中,仔细看看,水会怎样?纸有什么变化?等一会儿来告诉大家。  2、集中幼儿提问  A:刚才你发现了什么?  B:水怎么会到纸的上面的?  引导幼儿总结出:纸有吸水的本领。  三、探索三种纸的不同吸水性  1、餐巾纸、报纸、挂历纸的吸水本领是不是一样大呢?我们来举行个吸水比赛。  2、引导幼儿探索比赛方法:把小棒上的三张纸同时放在红水里,观察哪张纸吸红水吸得快?  3、幼儿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上颜色不断上升的变化状态。  4、组织幼儿交流  谁得吸水本领,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最后一名。  5、师生共同总结:餐巾纸吸水最快,报纸吸水慢,挂历吸水最慢,并把黑板上的三种纸标3星、2星、1星,以示第一、第二、第三。  四、经验迁移   有一个小朋友哭了,流了很多眼泪,身边有这三张纸,他该用哪种纸擦眼泪最合适?为什么?【篇四】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  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  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  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篇五】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橘子、等的特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各种水果  2、感知水果特征并用言语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橙子、苹果、梨子、桔子、香蕉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宝贝们认识它们吗?  幼儿:这是苹果、这是桔子?  2、观察水果,说出外部特征  教师:你看到的苹果是怎样的?  幼儿:红红的、圆圆的?  3、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并用言语表达:冰冰的。凉凉的。梨子桔子表面不平滑。香蕉苹果滑滑的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切开各种水果,让幼儿更深入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并用言语表达:梨子苹果白色的、香蕉橘子等是黄色的、橙色的、有黑色的籽等  5、品尝水果,通过味觉感知水果特征  将切好的水果分别请幼儿品尝,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软软的"等  6、游戏  将幼儿眼睛用布蒙住后,再品尝水果。猜猜自己吃到的是什么水果。  7、教师总结一下。并延伸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