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案 19页

  • 38.44 KB
  • 2022-05-26 16:36:11 发布

幼儿科学教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幼儿科学教案探究科学是很具好玩味的,对于幼儿来说也可以从小就树立起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长幼儿的见识和学习能力,那么都有哪些适合幼儿学习的科学教案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科学教案(一)一、教案目标1、发觉动物为了生存而实行的几种自我爱护方法。2、萌发探究动物神秘的兴趣。3、经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爱护方式的认识。二、活动预备1、多媒体课件,音乐。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三、活动过程游戏:捉迷藏。1、我们一齐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伴侣躲起来。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2、商量:为什么有的小伴侣我找到了,有的小伴侣我找不到?3、师小结。隐身妙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伴侣认真找一找,然后告知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爱护自我的本事?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爱护自我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藏自我不被敌人发觉。4、启发幼儿讲解并描述还明白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事四、商量动物的防身绝招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1、你明白动物还有哪些爱护自我的方法?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留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爱护自我的?〞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样爱护自我的?(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3、商量: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爱护自我的?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慧的,想了很多方法来爱护自我,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五、表演防身术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爱护自我的?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此刻我们来玩个游戏,小伴侣能够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样了?老虎出来了,怎样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爱护自我,看谁仿照得最像!幼儿科学教案(二)一、活动目标1、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欢乐。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洁的观看方法。3、激励幼儿英勇探究,积累一些生活阅历。二、活动预备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4、盆子、水、抹布,透亮盖电锅两只等。三、活动过程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幼儿1:因为螃蟹凶。幼儿2:它有大钳子。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幼儿3:要夹人。2、教师说:今日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肯定要留意螃蟹的大钳子。幼儿观看螃蟹:幼儿1:只看不动手。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3、幼儿坐在地毯上。教师问:玩得欢乐吗?(欢乐)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它是我们的好伴侣。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幼儿3:有三只脚。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教师提示: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认真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6、盆子、水、抹布,透亮盖电锅两只等。活动中幼儿的英勇、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看,学习一些科学学问,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更加聪明。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幼儿科学教案(三)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二、活动预备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魔术表演视频、碘酒、淀粉、含淀粉食物和不含淀粉食物,如:馒头、胡萝卜、土豆、白菜、饼干、香蕉、奶粉、毛笔、吸管、小盆、喷壶等。三、活动过程开始部分,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1、师:小伴侣平常喜爱看电视吗?幼儿自由回答2、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段特别奇妙的魔术表演吧!3、一起观看魔术,体验魔术的奇妙之处。教师表演魔术,让幼儿初步体验碘酒与淀粉碰撞的奇妙。1、师:老师也给小伴侣带来了一段魔术表演。看这有一张白纸,前后都没有东西,那如今我要用奇妙之水喷在这张白纸上面,它会出现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想)。2、教师把水匀称的喷洒在白纸上,(事先已用淀粉水画好的)渐渐的纸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3、小伴侣自己也来当一个小小魔术师吧!幼儿动手操作,体验魔术的奇妙。1、幼儿用事先预备好的淀粉水在纸上画出自己喜爱的东西。画好以后等淀粉水稍干一点,用事先预备好装有碘酒的喷壶,匀称的喷洒在画纸上,最终出现小伴侣的画。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2、介绍碘酒与淀粉。是不是很好玩呀!其实没有奇妙水,是用了这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出示碘酒看这是什么?请小伴侣来闻一闻。(引导幼儿说出是碘酒)并且向幼儿介绍碘酒是干嘛的,(消毒)什么地方能看到碘酒(医院打针时)。教师出示淀粉请幼儿看,并且引导幼儿淀粉是干嘛的?那些东西里面含有淀粉(如:馒头等)教师为幼儿解释,淀粉在遇到碘酒的时候他就会变蓝,这是一种化学奇妙现象。四、幼儿自由探究发觉那些食物含有淀粉那些没有。1、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种食物到底哪些食物含有淀粉那些没有?请小伴侣自己去发觉吧!2、幼儿用事先预备好的碘酒和食物动手操作。(得出结果:滴碘酒变蓝的食物含有淀粉,反之就没有。)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3、师幼记录:哪些食物发生了变蓝的现象,在表格对应的栏里打勾,反之打叉,教师验证有异议的食物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五、教师小结如今小伴侣知道刚刚我们的魔术是怎么变得吗?因为我们画画的水是淀粉水,画在纸上看不见,而我们往纸上喷的奇妙水就是碘酒,当碘酒遇到淀粉,所以纸上就显现出了蓝色。就像有的食物会变蓝一样,因为他们中都有一样东西叫淀粉,淀粉遇到碘会变蓝。所以食物就会显现出蓝色。聪慧的小伴侣你们懂了吗?幼儿科学教案(四)一、活动目标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出现象;2、大胆探究、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一样方法,进展探究精神;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试验,培育合作本领。二、活动预备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三、活动过程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活动过程(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假如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觉什么现象?1、幼儿尝试。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1、幼儿尝试。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2、尝试结论:转变橡皮泥的样子(捏成带边的薄片状),能够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1、幼儿尝试。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舞幼儿大胆运用不一样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细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齐,你能用什么方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齐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教师试验演示,验证答案。五、活动延长教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伴侣能够来继续进行尝试。F132.cOM更多教案小编推举中班幼儿科学教案《马铃薯》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目标:1、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神秘的欲望。2、知道到马铃薯的食用方法,喜爱吃马铃薯。活动预备:图片:食用马铃薯的图片,生长的马铃薯,发芽的马铃薯。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教学过程:一、出示薯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这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商量教师: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土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马铃薯。今日我们来认识马铃薯。二、认识马铃薯及其生长过程1、出示图片:马铃薯教师:这是什么?它还有一个名字呢,知道叫什么吗?2、出示发芽的马铃薯图片。请小伴侣看看这个马铃薯有什么不同?教师:认真观看,看看马铃薯哪里最简单长出小芽?猜猜把长芽的埋到土里会不会长出叶子,会结出新的马铃薯吗?3、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1〕让幼儿商量:发了芽的马铃薯切成几块,切口朝下埋在土里会发生什么事情?〔2〕教师:马铃薯的根和芽一天天长出来。马铃薯的根是从有芽的地方长出来的,你知道芽朝哪里长吗?往地里长还是往有阳光的地方长?幼儿商量后知道,芽朝着有阳关的地方长。〔3〕教师:什么时候长出叶子了,看到露出地面长出嫩嫩的叶子,你就会知道在这个地方有一棵马铃薯了。〔4〕教师:叶子越长越多,地底下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商量。〕〔5〕教师:马铃薯宝宝要长出来了,知道宝宝长在哪里吗?原来是长在根的最前端。宝宝在地下长,地上面开出美丽的花了!〔6〕提问: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把马铃薯从土里挖出来?〔7〕出示图片,观看地里成熟后的马铃薯。教师:花谢了,叶子也枯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挖出长大的马铃薯了。4、教师小结马铃薯生长的过程:把发芽的马铃薯切成块,切面朝下埋在土里,有充分的阳光和水分,在土里发芽长根,露出地面时长出嫩嫩的叶子,长了很多叶子以后开出美丽的花,马铃薯宝宝在土里渐渐长大,等到花和叶子枯萎了,马铃薯就长大了,我们就可以吃了。三、马铃薯的食用1、提问:是不是全部的马铃薯都可以吃?长芽的,已经变绿了的可以吃吗?教师:长芽的,已经变绿的马铃薯有毒素是不行以可以吃的。2、提问:马铃薯可以怎么吃呢?幼儿商量3、出示马铃薯制成的食物图片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做法:可以炸,炒,煮,烤。切成块,丝,整个,土豆泥等。教师:想不想吃马铃薯啊?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美味的马铃薯食品吧!中班幼儿科学教案《玩纸船》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目标:1.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2.能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照实记录试验的结果。活动预备:1.蜡光纸、一般白纸、皱纹及其折成的小船若干。2.活动记录单〔见附表〕人手一张。3.眼药水塑料小瓶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常见的三种纸。出示三种纸,引导幼儿观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二〕让幼儿猜想:哪种纸船沉得快。1.出示三种纸折的小船,引导幼儿猜想: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得快?〔幼儿将自己的猜想结果用数字表示并记录在记录单中。最快的记做1,最慢的记做3〕2.沟通猜想结果。〔三〕试验并记录结果。1.幼儿试验,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看并记录结果。2.沟通试验结果。〔四〕探究缘由,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1.教师: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不一样?2.小试验吸水性试验。幼儿将装在眼药水瓶中的清水分别滴一滴到蜡光纸、一般纸、皱纹纸上,观看纸的吸水性,并与沉船试验结果相对应,查找缘由。3.小结: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下沉得快。活动延长: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自由折折玩玩,进一步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特征。小班幼儿科学教案《看雨》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目标:1、能有兴趣地观看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会下雷雨。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活动预备:活动前了解天气预报,选择下雨天气开展此活动。活动室内预备几把雨伞。录音机,音乐《大雨小雨》磁带。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兴趣。轰隆隆,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引导幼儿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了解春天来了,有时也会下雨,这就是春雨。2、和幼儿一起听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3、和幼儿一起看雨。〔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2〕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引导幼儿发觉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3〕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4、和幼儿一起玩雨。〔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2〕和好伴侣一起撑着雨伞踩水花玩,提示幼儿不要把自己淋湿。5、在音乐《大雨小雨》的声中结束活动。自我评析:此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摸让幼儿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从中了解春雨的特点,感知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教育与玩乐之中,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阅历和能力。小班幼儿科学教案《水果排队》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操作来比较水果种类、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尝试运用交替的规律给两种不同特点的水果有规律地排序。2、体验交替排序的规律和方法。活动预备:〔1〕环境创设:树叶隔帘。如有规律地按顺序悬挂一串红树叶、一串黄树叶、一串红树叶、一串黄树叶或一棵大树、一棵小树、一棵大树、一棵小树〔也可用各种花表示〕〔2〕水果卡片、火车贴绒、小班幼儿用书11月分册第5页。〔3〕各种秋天的水果卡片若干、操作纸〔画好火车头或红旗等标志〕。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过程:(1)初步感受排序的特点。教师:秋天真美呀!你看看这些树叶排列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些树呢?(2)引导幼儿观赏幼儿用书第5页的内容,尝试按规律排队。教师: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你们瞧!都有什么水果?①教师:可爱的水果宝宝排好队预备出发旅行了。看看都有谁?它们是怎样排队的?②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样子摆放水果卡片吗?请试一试。③教师:你还可以帮水果宝宝怎样排队?(3)游戏:水果排队。出示不同难度的作业纸,由幼儿自选内容分组进行。第一组:请幼儿根据前面水果排队的规律,为两种水果接龙排队。第二组:请幼儿将老师提供的两种水果宝宝根据肯定的规律排在作业纸上。第三组:请幼儿选择两种不同特征的水果宝宝有规律地排列在作业纸上。〔4〕观赏自己的水果队伍,利用水果卡片自由游戏。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欢乐与进展课程》教师用书p206页。小班幼儿科学教案《橘子活动》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2、情愿参与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解并描述自己的发觉。3、体验伙伴共享的欢乐。活动预备:1、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2、口袋1个,若干橘子。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活动过程:一、摸口袋。1、摸一摸。师:小伴侣们好,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伴侣来摸一摸。〔咦?哪位小伴侣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让你来摸摸〕-引起参加活动的兴趣。2、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圆圆的。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幼:软软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还是不太光滑的呀?幼:不太光滑。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师:那它到底是什么呀?师:是橘子吗?我们来看一看。(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把橘子拿出来。)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1、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2、看一看:提问:(1)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1、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2、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3、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4、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咋看像什么呀?【剥开橘子皮的橘子像什么呀?】)幼:花。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老师:恩,橘子剥开来,里面的瓤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四、游戏剥橘子。师:今日啊桌子上来了很多的橘子宝宝,它们有大、有小,我们来开始剥吧(师:我们把剥下来的橘子皮放在盘子里哦!五、大家共同共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老师:哎?剥好的小伴侣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伴侣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师:那我们来尝一尝。老师:小伴侣们刚刚都尝过了,谁来告知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幼:酸酸甜甜的。六、引导幼儿说一说,师:小伴侣你们还吃过哪些东西是用橘子做的呀?幼:橘子罐头、橘子糖、果冻、橘子汁、棒冰等。师:小伴侣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橘子做成的食品,教师小结:橘子可以做出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来泡茶、放在冰箱里面除异味、预防晕车、治咳嗽、可以用来做菜、煲汤〕小伴侣们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么?下次我们在一起共享好吗?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第19页共19页

最近下载